本文为证券时报·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出品的【深度研究】系列之《德展健康:核心药物阿乐国内市占率居前,重磅产品管线赋能,实现产品业绩协同增长》
报告摘要
国内心血管药物头部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心脑血管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适应症涵盖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等。成立以来,公司秉承“创新精品,引领前沿”的理念,建立自主研发平台,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先后取得了多个产业化成功产品,九项主要药品的生产技术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子公司北京嘉林药业作为“化学药物晶型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之一共同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多款全球畅销处方药实现国内首仿,“阿乐”国内市占率领先。“阿乐”及“尼乐”为公司核心药物,阿乐(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产品质量、品牌号召力、技术水平及生产工艺均处于市场先进水平,是国内阿托伐他汀钙的首仿药,以及国内首个通过阿托伐他汀钙一致性评价产品,国内市占率居前十阵营。2021年公司实现对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的复方剂型的国内首仿(尼乐),2022年尼乐实现上市销售。
用户群体庞大且忠诚可靠。相比其它头部企业,北京嘉林药业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域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的收入占比较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人群比城市医院更多。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在降血脂药领域拥有稳定的用药人群且规模庞大,该类用药人群具有较高的忠诚度。
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流动性良好,毛利率持续超行业均值。公司深化降本增效,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2024年1—9月仅有17.37%;公司财务健康,货币资金占流动资产比位居行业前列;销售毛利率保持55%以上,持续超行业均值水平。
重磅布局多管线产品,持续扩充产品矩阵,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国心血管病患率持续上升的重要原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威胁因素。伴随着集采影响的触底,以及国民健康理念的提升,心血管药物市场规模乐观向好。公司将持续扩充产品矩阵,持续推进资本运作,寻找优质的并购标的,不断拓展新市场空间,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业务以药品为主,同时涉及多肽应用、医康养等多个大健康业务领域。药品方面,公司在持续提升阿乐、尼乐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将积极推进重磅产品管线的布局,包括WYY、ZT等创新药以及司美格鲁肽等生物类似药,目前这些药品研发均进展顺利。
一、公司概况
德展大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展健康”或“公司”,代码000813.SZ)主营业务为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销及在研药品涵盖化药及生物药等。
公司全资子公司嘉林药业主要从事心脑血管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适应症涵盖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等。近年公司积极探索新业务,积极涉足生物多肽、工业大麻、医疗服务领域,部分板块已形成终端产品包括食品饮料、化妆品等。
公司根植中国调/降血脂药物市场二十多年,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库,客户黏性较强。阿托伐他汀钙片(阿乐)及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尼乐)为公司核心的药物品种,“阿乐”的产品质量、品牌号召力、技术水平及生产工艺均处于市场先进水平,是国内阿托伐他汀钙原研药立普妥在国内的首仿药,以及国内首个通过阿托伐他汀钙一致性评价产品。此外,“尼乐”亦是同类国内首仿产品。
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实现扭亏,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12.46%。其中医药行业为公司收入主要来源,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47亿元,同比增长19.61%,占公司营收比重高达99.40%。2024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4亿元,归母净利润808.96万元。
股权结构与实控人情况:公司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地方国资委)实际控制的地方国有企业,公司前身为上市公司天山纺织,2016年7月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并更名为德展大健康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三季报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显示,上海岳野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新疆凯迪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凯迪投资”)分别为公司第1、第2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9.13%、18.93%,持股比例较去年末不变;第3大流通股东“美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自2023年以来持续下降,截至2024年9月30日,持股比例13.57%。其中新疆金融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凯迪投资和全资孙公司新疆凯迪矿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4.79%,持股不变。
第6大流通股东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陆股通)大幅加仓,持股比例由二季末的0.41%提升至三季末的0.85%;另外,公募基金持股比例也有所增加。
成功树立“阿乐”品质概念:历经二十年的发展,公司在大健康产业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地位,并成功树立了“阿乐”品质概念,2018年率先通过阿托伐他汀钙一致性评价,达到了在药学及生物学上与原研药在临床上的等效,实现了对原研药的替代,并成功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二、公司核心竞争力
基于国资背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研发积累,公司在大健康领域进行多元化布局,形成一系列产品矩阵,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核心产品深入人心;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营销推广等方面构建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新疆唯一的国资控股医药上市公司
德展健康前身为新疆天山毛纺织有限公司,目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国有控股企业——新疆金融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国有医药类上市公司。
截至目前,A股市场上实际控制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资委”的上市公司仅有7家,其中德展健康是唯一的医药生物行业公司。与民营企业相比,国资控股的企业在提升稳定性和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国资背景有助于引导市场进行长期价值投资,为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耐心资本”。
造血能力强,账面现金相对充裕
公司账面现金相对充裕,为公司未来的研发投入、并购、分红、回购等事项做好了充足的资金储备。
根据2022年年报,公司当年货币资金较上一年大幅增加至25.99亿元,较上一年增加超11亿元;2023年公司货币资金持续增加。截至2024年三季末,公司账上货币资金高达26.28亿元,货币资金占流动资产比例高达76.67%,位居申万二级化学制药行业第7位。
与此同时,公司自2016年借壳上市以来,有息负债率持续处于低位,不足1%,公司所属的申万二级化学制药行业有息负债率中位数持续超过8%。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有息负债率仅有0.33%,化学制药行业同期有息负债率中位数接近10%。有息负债率低通常意味着企业自身造血能力强,现金流状况较好,财务风险较小。
多款全球畅销处方药实现国内首仿,“阿乐”国内市占率居前
他汀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他汀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调节血脂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由于省去了大量研发成本,仿制药的价格通常远低于原研药,因此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药品的可获得性。根据医药数据服务商(Pharbers)报告,2022年我国总体医疗机构他汀类药物销售额达112.3亿元,其中阿托伐他汀市场销售额超过63亿元,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首位,达到56.2%;其次是瑞舒伐他汀(生产厂家:阿斯利康药业(中国)有限公司),市场占有率23.5%。
2024年半年报的披露,公司已形成一系列产品矩阵,正在生产和销售的心脑血管药品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阿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尼乐)、华法林钠片、盐酸曲美他嗪胶囊/盐酸曲美他嗪片(奉乐)、盐酸胺碘酮片等,其他领域药品包括泛昔洛韦片(凡乐)、硫唑嘌呤片、羟基脲片和秋水仙碱片等。
“阿乐”及“尼乐”为公司核心的药物品种,阿乐的产品质量、品牌号召力、技术水平及生产工艺均处于市场先进水平,是全球销售额最大的处方药之一立普妥在国内的首仿药,是国内第一个通过阿托伐他汀钙一致性评价产品,2020版中国药典正式收录主打品种“阿乐”阿托伐他汀钙原料药。2021年,公司实现对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的复方剂型的国内首仿(尼乐),2022年尼乐实现上市销售。
Pharbers报告还显示,2022年他汀类药物市场销售额TOP10企业,在国内全部医疗机构的市场份额达到87%,其中北京嘉林药业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第9位,较上一年提升2个名次,位居内资企业第6位。
精细化的营销手段,用户群体庞大且忠诚可靠
公司主营药品业务实行以经销商+推广商的营销模式,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主要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医药行业生产、营销和管理经验,为公司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营销手段。2024年半年报披露,公司以阿乐为核心,以尼乐为战略后备,积极制定细分市场定制化策略,推进落实精细化运作。
一是院内市场持续推动临床数据搜集与分析,强化学术推广力度,不断深化与巩固产品优质形象,有效提升用药信心,提升产品在未带量医院及民营医院覆盖率,2024年实现了阿乐带量销量的明显增长及尼乐数倍高于带量约定量的销售成果;二是院外市场积极开展各类营销活动,依托阿乐多年在医疗机构的良好口碑,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及专业形象,实现患者对公司产品认知度和认可度的显著提高,深度推进渠道拓展与优化,强化连锁合作,实现铺货率和销售量的有效提升;三是持续扩充产品格局,2024年内华法林钠片已与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由合作伙伴在全国进行销售推广,2024年6月完成首次销售发货,形成了良好开局。
Pharbers报告显示,从2022年他汀类药物分医疗机构的市场份额来看,相比其它头部企业,北京嘉林药业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域医院、社区卫生中心及乡镇卫生院)收入占比远超过在城市医院的收入占比。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人群比城市医院更加庞大。
稳定的客户群体是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性的重要基础。基于营销、管理手段的优势,以及公司二十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在降血脂药领域拥有稳定的用药人群且规模庞大,该类用药人群具有较高的忠诚度。
建立自主研发平台,多项药品生产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秉承“创新精品,引领前沿”的理念,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并先后取得了多个产业化成功产品,其中九项主要药品的生产技术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嘉林药业作为“化学药物晶型关键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编号:J-235-2-01)主要完成单位之一共同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主要产品阿托伐他汀钙、盐酸曲美他嗪等的生产方面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核心工艺技术。
与此同时,公司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积极与国内外顶尖机构开展合作,与天津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高等学府、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深化在各顶尖领域的研发合作。目前,公司已建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研发平台,该平台现拥有4个专业医药研发机构及1个博士后工作站。
2024年上半年,公司WYY项目工艺专利获俄罗斯授权,CBD项目获美国、澳大利亚等4个PCT专利授权,共申报各类专利26项,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共获各类授权专利130余项,软件著作权近40项。
根据财报披露,公司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营业收入)保持相对较高水平,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率9.12%,较2020年提升超6个百分点。公司属于申万二级化学制药行业,自2021年至2024年(中期),公司研发费用率持续超过行业中位数水平。2023年中期,公司研发费用率11.89%,超行业中位数5个百分点;2024年中期,公司研发费用率超行业中位数2个百分点以上。
截至2023年末,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高学历专职研发人员约200人,负责公司现有产品的技术改进工作和新药研发工作,约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0%,自2020年以来,公司研发人员占比持续超过化学制药行业均值水平。
三、未来发展看点
面对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2024年上半年公司继续贯彻以生物医药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大力巩固和发展现有产品格局,深化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加速培育“医康养”融合新动能;聚焦主营业务,丰富产品管线,深化降本增效,增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看点一 :集采影响逐渐出清,拐点或将到来
自2018年11月开启“4+7”试点以来,五年时间内我国累计展开了九批十轮国家集采,集采启动至今,累计覆盖药物品种逾370个,中选产品平均降价超过50%,其中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以及代谢类疾病等慢性疾病是集采覆盖的重要领域;按照此前经验,入围品种均满足至少“5+0”(即过评+原研企业数≥5家)的格局,第十批国家集采药品中,心脑血管药物仍位居前列。
公司旗下的阿乐(阿托伐他汀钙片首仿药)是首批集采中标品种。过去几年,经过集采后阿托伐他汀的价格及销售规模出现了大幅下降。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制度化实施,国家和地方层面集采正从“提速扩面”迈向“扩围提质”新阶段,这将加速推动我国仿制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华兴证券、国联证券等机构纷纷表示,近年来影响医药行业表现的负面因素(带量采购实施、疫情扰动等)将逐渐消退。集采对公司的影响有望逐渐出清,当前公司业绩处于触底企稳阶段。2018年至2020年,公司净利润持续下降;2021年公司业绩自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2022年亏损额收窄,2023年全年、2024年上半年公司扭亏为盈。
中康开思数据显示,2023年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在全国等级医院降脂药销售额中排名第7,市场潜力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公司核心药物尼乐的销售也正在逐步放大,集采中标区域推广取得成效,部分中标省区集采销量明显高于集采约定量。各项扭亏举措亦取得一定效果,中短期内随着公司多肽、医疗康复等业务逐渐成熟,均会对公司业绩带来积极影响。
看点二:全球仿制药市场增长强劲,中国市场潜力较大
化学仿制药是指仿制原研药的化学药物,其活性成分与原研药相同或相似,但制作工艺、剂型、规格等方面可能有所不同。由于化学仿制药不需要进行临床试验,其研发成本较低,因此相较于原研药,仿制药的价格通常也较低。
虽然创新药似乎已逐渐成为制药界的“主旋律”,但仿制药作为全球健康的“基本盘”,其市场地位仍未被削弱。根据国际协会数据,发达国家仿制药处方占比非常高,美国仿制药的处方占比达90%,日本为77%,欧洲是67%,中国占比60%以上。
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仿制药大国,然而我国却不是仿制药强国。近年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仿制药行业的发展,包括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优先审评审批制度等。这些政策旨在提高仿制药的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药品的可及性。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新药创制已经从当初的“跟踪模仿”跨入“模仿创新”阶段,2018年我国医药创新水平跃升至与日本及西欧主要发达国家并列的全球第二梯队,对全球医药研发的贡献从2016年的1%~5%上升至2018年的5%~8%。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增加,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持续扩大。在生产技术的提升以及研发投入增加背景之下,仿制药能够为人们提供廉价且有效的治疗选项,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市场都有广泛应用,在中国市场潜力也巨大。
据《2024—2029年中国仿制药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全球仿制药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4651.9亿美元增长到2033年的7796.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3%。药智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仿制药市场规模达1.21万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四成左右,同比增长2%,目前市场规模稳定在1.2万亿元左右。
看点三:心血管药物市场规模乐观向好,公司持续提升阿乐、尼乐市场占有率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居民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国心血管病患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概要》(下称《概要》),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包括但不限于不良饮食、身体活动不足和吸烟等),心血管病(简称“CVD”)位居我国城乡居民的首位死因,2021年分别占农村、城市死因的48.98%和47.35%,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有两大威胁,分别为血脂异常及高血压。《概要》显示,当前18岁以上居民血脂异常病患率高达38.1%;80年代我国居民的平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是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但到了2018年则达到或超过了许多高收入的西方国家。《概要》显示,1958—2022年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患病率抽样调查表明,高血压患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至2022年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病患率达到31.6%,其中男性(36.8%)高于女性(26.3%)。除前述两大因素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我国成人糖尿病病患率高达11.2%。
目前,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以提升国民健康管理理念。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进一步发展健康中国事业,将全民健康与人民身体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作为下阶段的重要目标,将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力争30至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行研报告,中国的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从2014年的69.8百万人增至2018年的82.6百万人,预期2030年将超过1.1亿人。此外,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1年全球糖尿病概览报告》,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总体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到203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预计达到1.64亿人。
上文数据表明,我国有相当比例的高血压、血脂异常人口,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将成倍增加。在心血管病患率持续上升,以及国民健康理念提升的背景下,国内心血管药物市场整体呈现乐观向好的增长态势。
公司产品阿乐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等病症,目前积累了大量的用药人群,已成功建立“阿乐”、“嘉林药业”的品质、品牌优势。中康开思系统数据显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位列2023年全国等级医院降脂药销售额第7位,属于市场主要降脂药品种之一。公司尼乐产品是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国内首仿,为降血压降血脂的复方制剂。
公司调研纪要显示,阿乐和尼乐是公司核心药物品种,销售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九成以上。经历多次集采降价,阿乐价格已基本稳定,公司判断集采政策影响基本出清,未来整体市场可能将呈现价稳量增的发展趋势,公司对于未来阿乐销量持续企稳回升具有信心。
公司表示,未来年将继续充分发挥阿乐品牌优势,除院内市场外,将进一步强化零售市场营销重心,通过多种终端活动实现与连锁药店的深度黏合,持续强化品牌效应,与推广商深度合作开展多样化营销活动,提升市场占有率。
与此同时,由于慢性病患者普遍需长期用药,尼乐则同时针对高血压、高血脂联合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兼具经济性,因此具备较好市场潜力。公司尼乐产品2023年4月中标第八批全国药品集采,目前主要销售重心在院内市场。公司积极推进中标区域推广取得成效,部分中标省区集采销量明显高于集采约定量。
公司表示将继续巩固和发展现有阿乐和尼乐的“1+1”产品格局,及时研判行业市场及政策变化情况,深挖血脂调节剂市场增量空间,及时抓紧集采市场变化机会,提升市场占有率。
看点四:大健康产业迎爆发期,公司紧抓机遇推进“医康养”业务
健康服务业包括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身养生、精神康复等众多领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薄弱环节。数据显示,近年来,亚健康状态不断蔓延,世界银行针对中国慢性病做的调查数据称,在今后的20年,4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的发病人数会增长三倍。
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健康产业在中国呈现出强劲且持续的繁荣景象。据统计,2023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已达到13万亿元级别,相较于2021年实现了显著跃升。预计到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的总收入规模将达到9.0万亿元人民币。据《预见2024:<2024年中国康养旅游行业全景图谱>》介绍,我国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但是随着康养产业的供给不断增加,2030年我国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将达到20万亿元左右。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发布的《世界精神卫生报告》,全世界有近10亿人患有精神疾病,其中约6000万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2300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经济、文化和生活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代人遭遇的心理应激也日益增加,相应地,与应激密切相关的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患病率也会增加,如何预防和治疗这类精神疾病成为我国精神卫生亟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显示,我国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数量达2098家,精神科床位数约为7.73万张,医院机构人员达27.28万人,其中专科执业医师约为4.57万人。与此同时,我国在精神医学科学研究、精神疾病诊疗方法,以及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公司表示,依照既定发展战略,着力夯实生物医药为主的大健康产业板块格局,健全“药品+医疗(医康养)”的细分格局,以多维抓手,推动破立并举,力争有效突破现有业务藩篱。公司将主要聚焦以心血管、精神疾病为主的医康养项目,一是紧抓银发经济市场机遇,持续推进海南德澄医康养项目建设;二是推动医康养板块向纵深推进,投资建设武汉维力康精神康复项目,打造海南德澄+武汉维力康的综合性医康养业务复合体,2024年上半年公司心理康复医院项目完成医院设计、基建准备、基础医疗设备招标、基础管理系统招标及管理体系编制等相关工作,项目建设工作蹄疾步稳。
看点五:新疆中医药资源独具特色,公司锚定新时代中医药产业发展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其来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植物药占绝大多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颁布多项政策促进中药行业发展。例如,2023年2月,国务院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指出明确方向。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医学模式的演进,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药市场规模保持稳定上升趋势。根据药融云数据,2020年以来我国中药市场保持平稳增长,2023年全国中药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创2015年以来新高,占全国医药市场比例23.71%,占比创2019年以来新高。
当前新疆中医药产业存在规模较小、龙头企业匮乏、创新投入不足、品牌建设滞后、渠道开拓不够等问题,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成为新疆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新疆中医药资源独具特色和基础。据新疆日报此前报道,新疆有丰富的道地药材,新疆紫草、天山雪莲、伊犁贝母、肉苁蓉等药物家喻户晓,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0余万亩。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新疆普查(以下简称“第四次新疆中药资源普查”)收官,共发现中药资源2471种,其中药用植物2217种、药用动物211种、药用矿物43种,发现新记录种4种。与第三次新疆中药资源普查结果相比,第四次新疆中药资源普查超出989种。
作为新疆唯一的国有控股医药上市公司,公司在政策支持、运营效率提升以及跨领域资源整合等方面拥有显著优势,这使得公司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医药研发和区位方面的优势,进而增加具有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的产品线。
看点六:重磅产品管线积极推进,持续扩充产品矩阵,全面实现公司转型升级
公司将坚持医药健康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战略,紧抓创新药和中药政策利好,锚定领先标杆,重磅产品多管线布局,聚集全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持续扩充产品矩阵的同时,积极加快新品销售,尼乐通过顺利中标国家集采,借助集采带来的政策优势,推动中标市场快速上量,推进未中标区域快速覆盖,实现市场覆盖率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目前,公司业务以药品为主,同时涉及多肽应用、医康养等多个大健康业务领域。2024年上半年,公司积极拓展战略合作,推进华法林钠片(适用于需长期持续抗凝的患者)的销售。公司自有研发平台承担WYY、ZT等创新药、司美格鲁肽等生物类似药的研发工作,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WYY创新药项目稳步推进。WYY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类创新药,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已申报各类国内国际专利20余项),主要适应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WYY主要通过多靶点协同实现神经保护,具有全球独创性,目前大鼠和猴实验结果显示出良好的药效活性和更好的安全性。根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数据,2021年国内神经保护剂市场规模约160亿元,市场前景广阔。目前WYY已结束前期研究,正在按计划进行毒理批和临床供试品的GMP制备,以及GLP条件下的非临床研究。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加快该项目申报临床试验,预计不久完成IND申报(新药临床研究审核)。
司美格鲁肽中试已在100L发酵罐上取得成功。司美格鲁肽是诺和诺德公司原研的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症的GLP-1受体激动剂,诺和诺德公司财报显示,2023年全年诺和诺德公司司美格鲁肽产品全球销售额为1458.11亿丹麦克朗(约216.15亿美元)。公司采用新型技术路线,推动司美格鲁肽主攻生物发酵,目前已完成工程菌种构建,建立了原始种子库,以及原始种子库的所有检定工作,并实现了前体、侧链等工艺的打通工作。公司司美格鲁肽中试已在100L发酵罐上取得成功,公司正在规划建设中试生产车间(500L),将加快实现第一阶段的原料级中试产品销售目标。
HPV癌前病变DNA治疗已处于III期临床试验。主要在研产品VGX-3100是全球第一款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HPV持续感染导致的宫颈癌前病变的DNA核酸治疗药物。该产品一旦成功上市,将为中国数百万因为HPV持续感染导致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带来彻底治愈的希望,避免手术切除带来的宫颈和生育能力受损等风险,也将会改变目前临床上对于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方式。公司公告显示,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知,其与美国Inovio Pharmaceuticals,Inc.合作研发的VGX-3100项目在针对宫颈癌前病变的III期试验获批后,针对肛门癌前病变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再次获得批准。
抗血栓创新药ZT项目积极推进。ZT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抗血栓一类创新药,主要适应症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等,目前化合物合成及活性筛选工作持续进行,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与替格瑞洛相似药效及更低出血风险,显示该项目具有me too/me better药物开发潜力。
尽管带量集采的药物范围及政策推进时点,为公司产品销售带来不确定性。但公司表示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创新药研发力度,加快形成创新药产品、独家产品为主要支撑的产品管线,提升药品品质,形成有力的产品竞争优势,同时积极推进营销模式转型,加大集采外市场的营销工作。2024年上半年公司共申报各类专利26项,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共获各类授权专利130余项,软件著作权近40项。
看点七:发挥资金储备优势,通过并购方式持续推动资本运作
新“国九条”出台以来,证监会多措并举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进一步优化重组政策环境,并购重组正进入“活跃期”,其中国有上市公司有望成为并购的主要主体。
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并购协会会长冯林表示,在大发展、大变革的环境下,医药行业面临着重构,创新链和产业链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并购将成为医药行业公司在变局中的破局之道。当前中国医药并购市场出现了结构性机会。基于市场供需趋势及政策出台,预计未来并购案例将显著增长。跨境并购正逐渐成为医药产业并购的新趋势。冯林认为,当前是现金充裕、有战略资源的中国买家并购特定类型海外资产的最佳时机。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账上货币资金高达26.28亿元,货币资金占流动资产比例高达76.67%,位居申万二级化学制药行业前列。与此同时,公司存货占流动资产比例仅6%左右。公司账上现金充裕,流动性良好,将发挥资金储备优势以及国有企业主体优势,持续推动资本运作,计划通过并购协同标的公司的方式,力争充分利用创新药及中医药政策窗口期,增加具有市场潜力与发展空间的产品管线,并对增加的重点产品管线快速赋能,加快市场销量跃升,从而实现公司产品与业绩的协同增长。
四、主要财务指标与可比公司估值
202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继续前行,得益于国内政策的积极推动,国内经济展现出较强发展韧性,公司业绩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15.26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756.44万元,扭亏为盈;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12.46%。2024年前三季,公司实现营收3.54亿元,同比增长5.77%;实现净利润808.96万元,扣非净利润461.12万元,同比扭亏。
销售毛利率持续超越行业均值水平。以带量采购为代表的系列政策对本公司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医药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保持下降趋势。公司在核心产品的加持下,毛利率始终保持化学制药中上游水平。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持续超过55%,2023年公司毛利率较上一年上升超3个百分点至58.74%,其中药品销售系列产品毛利率再次突破60%。2024年1—9月,公司毛利率61.46%,较上一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以上,上半年医药产品系列毛利率61.04%,较上一年同期增加超1个百分点。
流动性良好,货币资金流动资产比持续超行业均值。公司财务稳健,相较于化学制药行业其它公司,公司的负债及现金流都较为健康。从负债来看,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仅有2.63%,与上年末基本持平,负债率水平位居行业最低(升序);从现金流来看,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货币资金26.28亿元,位居行业上游水平,较2023年末下降1.5亿元左右,较2022年末增加近3000万元。
从货币资金占流动资产比例(下称“货币资金流动资产比”)来看,自2020年以来,该比值保持上升趋势,2023年末公司货币资金流动资产比接近80%,创历史新高,位居化学制药行业第9位;2024年9月末达到76.67%,位居行业前十阵营。
2020年以来销售费用率持续低于行业均值。公司自2023年以来,持续深化开展全业务链条推动降本增效活动,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强化费用管控,持续构筑成本优势。数据显示,公司自2019年以来销售费用持续下降,2023年首次低至1亿元以下,仅有0.9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持续下降至0.62亿元。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由上一年的27%下降至18.39%,2024年前三季度仅有17.37%,2020年以来公司销售费用率持续低于所属的申万三级化学制剂行业均值水平。
风险提示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投资者应特别认真地考虑下述各项风险因素。下述风险按照重要性原则或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程度大小排序:
1. 市场及政策风险。带量采购的全面铺开,医药市场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领域药品可能面临竞争加剧风险导致价格下降,同时医药行业监管日趋严格,环保标准不断提高,对企业生产管理等各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发展也将受到影响。
2. 药品招标的风险。2019年药品带量采购全面扩围,众多药品进入了典型的以量换价的时代,药品降价趋势明显。未来公司其他产品会否纳入带量采购以及政策推进的时点进度存在不确定性,对公司未来产品销售带来不确定性。
3. 科研创新的风险。药品新药研发资金投入大、所用时间长,基于未来发展需要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药品研发,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
4. 质量控制的风险。新版GMP、新版《中国药典》、注册审评新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新标准、新制度、新规定的出台和实施,对药品自研发到上市的各个环节都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对全流程的质量管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质量控制带来的风险也在增大。
5. 生产成本上涨风险。
6. 新业务风险。
版权声明
本报告基于证券时报社旗下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独立撰写,但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版权仅为深圳证券时报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公司、机构、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
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证券时报·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